一、企业党外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化
从整体上看,在党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出党建引领标准化,具体包括学习主题方向标准、融入业务生活实际标准、沟通连接机制标准、宣传教育模式标准化、评价机制标准。学习的主体性取向是指党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的主旨能够与本党的政治生活相适应,并能因应特定的情况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结合业务生活的实际,是指从业务、职员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做到"在场"、"套接"、"嵌入"。交流联结机制是指建立在党员和党组织基础上的谈心机制。宣传教育的标准化,是对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宣传模型进行归纳和标准,例如:志愿者+帮扶+走访+讲堂+课堂+资讯平台等。构建一套标准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包括:活动流程评价+团队状态评价+绩效参照评价。
二、标准化思想政治工作
从广义上讲,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是一种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的内涵,它是指对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动态、对其政治价值观念的理解;从狭义意义上讲,是指以党组织体系为核心,通过党组织体系来完成或实施的总体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二者往往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管理强调党的建设领导作用前提下,党组织显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化必须体现标准化的整体理念。但是,标准化并不局限于狭义的数量,它通过对工作方法、目标的精炼和归纳,使之成为一种标准,从而使其专业化、有序化。
三、标准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成员行为特征、精神面貌、组织等为基础的企业制度的反映。国有企业文化的标准化是通过标准国有企业文化形成的一些环节,扩大国有企业党建的标准内容来实现的。
国企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党性第一的标准。首先,国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以党性原则为基础,以党建原则为中心。这可以理解为国有企业的"中国特色"。将党的建设纳入国有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结构,党的意识形态和企业发展战略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基础。其次,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将企业制度、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内容进行整合。标准企业的文化路线,如环境、规格等。
四、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化
在实践中,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化与党支部标准化同步推进。在标准化的党支部中,组织、教育、信息台账、阵地建设、活动标准化等方面都体现了党的标准化。以以往的标准为依据,构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构建党内思想工作分类、分级、分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党员民主考核等。(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岳常分公司 李道文)
推荐阅读:旗龙
中华映象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